2019年9月18日下午,南京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和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同学们在图书馆馆员的带领下,来到了誉为“最精善之佛典版本”的诞生地——金陵刻经处,近距离接触到中国雕版印刷的传统技艺。
金陵刻经处由被誉为“近代佛教复兴之父”的杨仁山居士创办于清朝同治五年(1866),经过欧阳竟无、吕澂等佛学大师薪火相传,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保护单位之一。

南邮图书馆的老师首先给大家领读了《南京的书香》中关于金陵刻经处的篇章;接着,金陵刻经处的老师向同学们详细解说了晚清民国佛学研究大家杨仁山、欧阳竟无等生平事迹以及刻经处的历史变迁,并带着大家参观了院内的深柳堂、经版楼和杨仁山居士墓塔 、印制车间等。

金陵刻经处依然完整地保存了雕版水印和线装函套等传统工艺。在印刷车间里,师傅们依然在用一千多年以前的工作流程和方式刻印佛经,向大家展示了雕版印刷写样、上样、雕刻、印刷、装订等纯手工工艺的具体流程。


时间之巨,百年沧桑,金陵刻经处的师傅们刻的是心,守的是艺。百年传奇,慧灯不熄,看着金陵刻经处的师傅们的雕版技艺展示,同学们兴致勃勃,意犹未尽,顿起无限的敬意,表示受益匪浅,纷纷留下了自己的感悟:
灰色的青砖围墙,朱漆的大门,深藏繁华闹市一隅,古朴庄重,不动声色的沉淀着杨仁山老先生立身做人和研究学问的严谨作风。……是怎样的忠贞,怎样的虔诚,让金陵刻经处经久不衰,在全世界的佛经木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杨仁山老先生无私奉献精神的传承,是金陵刻经处全体工作人员的敬业、坚守。金陵刻经处一直在那,而旅者总是匆匆过客,但留下来的却是无穷的回味与思索。
——赵同学
在那里,空气中洋溢的是书香的气息;入目里,是安静别致的小院和书架上一排排整齐的佛经,无处不透露着原主人与世无争的高雅气节和对佛教深深的喜爱。……百年风雨,不忘初心,正是他们坚持的准则;淡泊名利,佛在心中,正是他们的信仰。希望下一个百年,还能有这么一个传承信仰的佛门净土。
——马同学
诚如南京大学徐雁老师在《南京的书香》中所言:金陵刻经处可和敦煌莫高窟并称为我国佛学界的“双璧”!历经百余载,它实是为全国佛学图书印刻、出版和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冯同学
看着他们一丝不苟地对待这重复又重复的工作,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敬佩之意油然而生。因为他们的默默守护,一千多年以前的工作流程和方式才得以守护;因为他们,才让有温度的雕版印刷经书一直流传。
——彭同学
今天虽然没有亲身体验,但光是观望,我已经有了很多的感触。,雕版印刷,被誉为印刷史上的“活化石”,果然名不虚传。
——李同学
这次参观活动,使我们对雕版印刷有了初步的认识,金陵刻经处的传人们专心于刻印工作,让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和发扬,他们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钦佩!
——夏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