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图书馆开始试运行物联网RFID智能图书室
近日,我校图书馆完成了物联网RFID智能图书室的建设工作,并在“体验与共建”优质服务月活动期间开始面向全校师生试运行。
该智能室采用目前国内外领先的RFID智能图书馆管理新技术,在对原教学参考图书阅览室近6万册的开架图书实施RFID 标签转换的基础上,结合自助借还机、智能馆员工作站、手持点检仪等现代化设备,实施全新的RFID智能图书馆运行机制。此项工作得到了馆领导的充分重视,汪业周馆长和柴晓娟副馆长多次到现场询问进度并指导工作。物联网RFID智能图书室在
物联网RFID智能图书室的建成运行是我校图书馆推行新技术管理模式的一次尝试,在本次优质服务月活动期间,还推出了移动图书馆、一站式检索、手机短信服务等项目的推广,旨在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更加优质满意的服务。
图书馆 附:RFID智能图书室简介: “RFID 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缩写,即无线射频识别,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它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藕合来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在采用该技术设备的智能图书室内,每本图书在RFID智能系统中都拥有唯一的位置数据,依照“馆-室-排-面-节-层”的顺序严格定位后,提供给读者阅览与借还。读者检索到所需图书后,查询页面中会显示该书所处具体位置的架位图和到达路径的指引图,引导读者快速找到自己所需图书。 馆内设立的自助借还机可以为读者提供自助式借还书服务,读者可不经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协助,自行完成借还图书。未进行借书操作的图书,通过RFID安全门离开RFID智能图书馆区域时,RFID安全门会发出警示音并自动传递信号给闸机,闸机关闭,从而确保馆藏图书的安全。”